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_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2.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

3.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4.全球10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危害论文_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危害

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_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

冰川消融

冰川

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以有记录以来

的最大速度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冰川更呈现出加速融

化的趋势,冰川融化和退缩的速度不断加快,意味着数以百万的人口将面临着洪水、干旱

以及饮用水减少的威胁。

喜马拉雅山

冰川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急剧

消瘦

。被称为

亚洲

水塔

青藏高原

冰川是

中国乃至亚洲许多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数亿人的用水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而人类大量

燃烧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冰川加速退缩。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到

30

年,

80%

面积的喜马拉雅冰川将消融殆尽。这对于中国本来就日益严峻的水短缺问题,无

疑是雪上加霜。

2.

极端气候

暴雪、

暴雨

、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

……

极端气候在近几年异常频繁地光顾

地球,这些都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有关。

根据德国一家著名财产保险公司的报告,

1981

年至

2010

年,人类因为极端气候遭

受的财产损失平均为

750

亿美元,而

2011

年达到了创纪录的

3800

亿美元。

3.

粮食减产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

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

,

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危害时间延长,作

物受害程度加重,从而增加农业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此外,全球变暖会加剧

农业水

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4.

海平面上升

马尔代夫

只是其中一个小国。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事。但在这里作的决定,将会对

我的人民有莫大影响,更会改变

世界历史

”H.E. Maumoon Abdul Gayoom (

马尔代夫)

日本京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3

次缔约国会议上所作的声明。

并不是只有岛国才需要担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全球有超过

70%

口人生活于沿岸

平原

全球前

15

大城市中,有

11

个是沿海或位于

河口

。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

情景特别报告》(

SRES

)估计,从

1990

年到

21

世纪

80

年代,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

22

34

厘米。

30

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

90

毫米,比全球平均速度更快。

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污染淡水、沿海

湿地

及岛屿洪水泛

滥、河口盐度上升,一些低洼沿海城市及村落均会受影响。一些对岛屿以及沿海地区人口

尤其重要的,如沙滩、淡水、

渔业

珊瑚礁

、环礁、

野生生物

栖息地均会受到威胁。

面临洪灾、

海水入侵

、土地侵蚀流失、强热带风暴的威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

长三角

珠三角

黄河三角洲

的城市群是最脆弱的地区。

5.

物种灭绝

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

生物

-大约

25%

的哺乳类动物以及

12%

的雀鸟

-有可能

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

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而

破坏的速度比生物移居的速度还要快。

现在已经可以确信气候与一些蛙类的灭绝有关,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气候变化导致

的物种灭绝风险将会比地球历史上

5

次严重的物种灭绝还要大规模。而唯一的预防方法,

便是于未来几十年内迅速减少排放量。拯救生物的时间所剩不多。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 措施 ,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 大雪 ,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 种植 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

 第一,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措施便是减少含碳化合物的燃烧,大力研究并使用新型能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这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第二,森林俗称是地球的肺,所以第二项措施是大力保护森林,禁止滥砍滥伐,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增加人工造林的覆盖率。

 第三,我觉得一些 其它 的 方法 也可以取,比如说净化空气,通过化学的手段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此法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第四,一切的措施方法都必须以国家的政策为基础,在方面,国家应该制定并完善一些 规章制度 ,提高公民意识。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全球10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可以理解是指全球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

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扩展资料:

全球10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它包含四个相互关联和互补的方面:一是建立节约型社会;二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四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后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发展方式。

2.加强科学研究

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研究,是指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对环境技术的研究,如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以及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针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的科学研究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人员问题;三是技术转让和信息共享问题。

3.加强环保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贫困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富裕的人们追求高消费,使环境污染加剧;贫困的人们一边忍受着最恶劣的环境,一边还要为改善基本的生活条件过度地开地球的有限。人们首先需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于是消费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点无可厚非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消费和地球的自我恢复能够维持一个基本的平衡: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一平衡被打破首先是因为人口不断增加,其次是人类不满足于基本生存需要,不断追求更高级别的享受甚至奢侈的生活,人类和地球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世界环境开始不断遭到破坏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全球环境问题